2018年上海市水稻栽培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 2018-04-30  作者:    浏览次数: 989  

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市水稻生产要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工作思路,以大力推进水稻绿色生产和优质稻产业化发展为重点,集成应用与优质稻品种推广相匹配的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水稻绿色茬口模式技术,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水稻平衡施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优质化、机械化、产业化进程,实现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助力郊区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选用优良品种,合理茬口搭配

针对今年市郊水稻生产绿肥茬面积多、早茬口比例高等特点,各区应充分利用早茬口季节优势,进一步加大优质稻早、中、晚品种合理配置和茬口模式技术应用。建议早熟“国庆稻”重点选用“松早香1号”、“沪早香软1号”、“青角22”等优质早熟中粳类品种,与绿肥茬口相搭配,采用机插栽培;中晚熟常规优质稻品种,重点推广“松香粳1018”、“青香软粳”、“沪香粳106”、“光明粳2号”、“金农香粳1267”、“南粳9108”等,示范推广“沪粳137”、“嘉农粳6号”等,优先选用绿肥茬口,采用机插或机穴播栽培;迟熟类高产优质品种,杂交稻继续重点推广“花优14”、“秋优金丰”等杂交组合,示范推广“申优26”杂交新组合,宜选用绿肥或冬耕养护地茬口,采用机插栽培,有条件的区域也可采用机穴播栽培。常规稻继续重点推广“秀水134”、“秀水114”、“秀水121”等,并视茬口条件定种植方式。早茬口田块优先采用机穴播或人工直播栽培,迟茬口田块可与机械插栽培相匹配,力求早播早栽,以充分发挥迟熟品种增产潜力。

二、提高整地质量,坚持适期早播早栽

整地质量是确保播栽和栽后管理质量的一道关键环节。各区应充分利用今年早茬口季节优势,早动员、早准备,切实加强整地质量和适时早播早栽技术的指导。对于绿肥田块,除要求4月中旬在绿肥盛花期至初荚期及时耕翻还田外,连同冬耕休闲地,均应根据水稻播栽期,宜提前1个月灌水湿润土壤,在播栽前1星期进行“一耕一耙”或“二耕一耙”机械整地,实现机械整地和养草灭草“一举两得”;对于部分麦茬或经作茬田块,应根据前茬作物收获期,强调及时机械耕整,随耕随播。具体耕整地作业要求按农机部门意见执行。注重耕整地质量,力求田块平整一致,泥头软硬适中。对于直播栽培(含机穴播)田块,应及时做好沟系配套工作。同时,在提高整地质量前提下,坚持适期早播早栽,力争管理主动。具体播栽期要求:

——对于“国庆稻”品种,建议与绿肥茬搭配,选用机插栽培,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初,移栽期5月中旬。

——对于中晚熟常规优质稻品种,建议与绿肥茬匹配,采用机插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移栽期6月5日至6月12日;选用机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

——对于迟熟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建议与绿肥茬或冬耕休闲地匹配,优先选用机插栽培,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移栽期为5月底至6月5日;有条件的区域采用机穴播栽培的,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

——对于迟熟常规稻品种,建议结合不同茬口、设备等条件,择优选用相应的栽培方式,力求早播早栽。选用机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期6月上旬;人工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初至6月12日;机插栽培的,适宜播种期5月下旬,移栽期6月8至6月15日。

三、实施精量播栽,构建合理群体起点

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按照群体质量栽培和优质稻绿色生产调控思路,结合不同品种特点,正确掌握播量,实施精量播栽,构建合理群体起点。具体播栽技术要求:

——对于机穴(直)播栽培的,常规稻品种要求亩用种量4公斤左右,穴距12~14 厘米,亩播1.9万穴以上,亩基本苗8~10万株;杂交组合品种亩用种量2~2.5公斤,穴距14~16 厘米,亩播1.7万穴以上,亩基本苗4~5万株。播种力求落籽均匀一致,严防出现断垄现象。

——对于机插栽培的,杂交组合品种每盘播净干谷110~120克,折芽谷150~160克,育成的秧块要求每平方厘米1.7~2株秧苗;大田机插穴距控制在13厘米左右,每亩栽插穴数1.6万穴以上,每穴苗数2~3株,基本苗保持在4万左右。常规稻品种每盘播净干谷120~130克,折芽谷160~170克,育成的秧块要求每平方厘米确保有2~2.5株秧苗;大田机插穴距控制在12厘米左右,每亩栽插穴数尽可能保持在1.8万穴以上,每穴苗数4~5株,基本苗控制在7~8万株;对于“国庆稻”品种,提倡选用窄行距(25cm)机械进行育苗栽插,亩栽穴数力争达2万穴左右,亩基本苗数10万株左右。

——对于人工直播栽培的,常规稻品种每亩用种量4.5公斤左右,基本苗保持在8万株左右;对于部分偏迟播种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播量,提高基本苗数至10万株左右。杂交组合品种每亩用种量2.5公斤左右,基本苗控制在5~6万株。

四、适时搁田控苗,提高成穗率

水稻搁田具有协调水稻碳、氮关系,控制无效分蘖,促根、壮秆、控蘖、防病等综合作用。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搁田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做到适时适度。一般情况下,应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搁田原则,对于中晚熟晚粳类品种,搁田时间最迟不宜超过7月25日;早熟中粳类“国庆稻”品种,搁田时间不宜超过7月10日;搁田程度一般至田中不陷脚、田面不发白、不开裂,叶色落黄褪淡即可。

——对于直播栽培的,包括机械直播(穴播、条播)或人工直播,提倡采用超前搁田策略,即当田间总茎蘖数达预期穗数80%时开始搁田,先轻后重,分次搁成。常规稻品种力争亩高峰苗数控制在36~40万株,杂交组合32~35万株,成穗率要求达65%以上。

——对于机插栽培的,提倡适时搁田,即当田间总茎蘖数达预期穗数苗或90%以上时开始自然断水搁田,多次反复,由轻到重,分次搁成。常规稻品种适宜高峰苗每亩控制在30万左右,杂交组合控制在26万左右,力争成穗率达80%以上。

五、注重有机无机相结合,减少氮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围绕优质稻米绿色生产发展的要求,以增施有机肥,减少氮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重点,全面推进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肥料运筹技术。一般情况下,要求每亩增施商品有机肥300~500公斤,氮化肥折纯量每亩减少2~4公斤,亩氮化肥施用总量控制在18公斤(折纯氮)左右,氮、磷、钾养分配比 1∶0.3∶0.3左右。具体各时期的肥料使用建议如下:

1、基肥。在播种或机插前施入。有机肥要求全部基施,亩施用量300~500公斤;化肥以复合肥或水稻专用配方肥为主,并针对不同种植方式区别施用。对于机插栽培的,一般情况下,亩施水稻专用肥配方肥、或高浓度复合肥、或缓释肥15~20公斤,折纯氮4~5公斤;“国庆稻”品种宜适当增加基肥氮的施用量,一般提高至6公斤左右。对于直播栽培的(包括机直播、人工直播,下同),对照机插栽培,建议肥料减半施用。

2、分蘖肥。一般要求分2~3次施用,总用氮量折纯量每亩10~12公斤。对于直播栽培的,在2叶~3叶期,亩施尿素8公斤左右,也可结合化学除草,与除草药剂混拌后放入;再隔7~10天施尿素12公斤左右;之后,再间隔一星期视苗情酌情追施分蘖肥,亩施专用配方肥或复合肥10~15公斤,用于捉黄塘,促平衡。对于机插栽培的,在栽后一星期亩施尿素5~8公斤,作活棵返青肥;间隔5~7天重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再间隔一星期视苗情酌情追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用于捉黄塘,促平衡。

3、长粗肥。主要以施复合肥为主,一般要求亩施氮、磷、钾养分各15%的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折纯氮2~3公斤。在搁田前施入,做到带肥搁田。

4、穗肥。一般情况下,考虑到米质和熟期等因素,不管是直播栽培或机插栽培的,提倡少施或不施穗肥。尤其是“国庆稻”品种,建议以不施穗肥为宜,可适当增加长粗肥用量,以弥补后期养分需求,肥料施用时间最迟不宜超过7月10日。对于其它类型品种,确实需要施穗肥的,建议以施促花肥为主,一般于主茎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迅速伸长,叶龄余数3.2叶时(约在7月底8月初)施用,最迟不宜超过8月15日。施用量,一般要求亩施氮、磷、钾养分各15%的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折纯氮2公斤左右。

六、科学水浆管理,提倡好气性灌溉

1、播种至幼苗期。对于直播栽培的,坚持湿润出苗,田间无积水;若遇连续晴好天气,田面开裂,可灌跑马水,随灌随排;3叶后建立浅水层;机插栽培育秧阶段坚持湿润育秧,出苗后建立平沟水,视天气勤换沟水,2叶1心后干湿交替,促根系生长,栽插前排水蹲苗,防止盘土含水过高影响起秧和栽插。

2、分蘖期。直播栽培的,有效分蘖阶段以浅水勤灌为主,切忌长时间深水灌溉;机插栽培强调薄水浅插,浅水活棵,分蘖阶段按照“浅水一寸棵棵到、短期落干通气好”的管理要求进行灌溉,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分蘖的早生快发。一般灌水深至苗高1/3左右为宜,切忌淹没心叶。

3、长穗期。提倡采用间歇灌溉,即灌一次水层,待自然落干后再次灌溉,依此循环;至剑叶抽出期保持田间水层;抽穗前排水轻搁田,以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抽穗整齐。

4、灌浆结实期。抽穗阶段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阶段要求干湿交替灌溉。一般情况下,常规单季晚稻,要求9月底前以湿为主,10月份逐渐由湿转干,以干为主;在收割前10天左右断水,以利养根、保叶、争粒重。早熟“国庆稻”品种,一般要求在收割前1星期左右断水,有利于提高稻米外观和口感品质。

七、加强病虫测报,推广绿色防控

按照绿色生产发展要求,结合本市水稻主推品种、主栽方式,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切实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和不同栽培方式草害发生规律的调查,以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重点,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手段,全面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为水稻生产保驾护航。具体各阶段防治措施和方法,按植保部门防治意见执行。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 第一教学大楼 218室 电话:021-64321102 版权归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
登录